
广东白云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学校前身是谢可滔先生于1989年创办的广州白云应用技术学校,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白云职业技术学院,2001年更名为广东白云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升格为本科高校并更名为广东白云学院,2009年获批学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8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0年以优秀评价通过审核评估整改检查,2022年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
招生电话:020-36093333
电子邮箱:zsb@baiyunu.edu.cn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遵循“敦品励学、求是笃行”校训,弘扬“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白云精神,秉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教育教学理念;坚持走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集群发展、协同发展和数字化发展之路,围绕“上层次、冲一流”的战略目标和“高标准政治引领、高质量事业发展、高水平绩效管理、高强度社会影响”的发展要求,以服务国家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己任,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健康人格、工匠精神、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学校坐落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省省会城市——广州。现有两个校区,西校区位于白云区江高镇,北校区位于白云区钟落潭高校园区。教学条件满足本科教育教学和科研需要。建有智能制造、自动化、新一代电子信息、软件与信息服务、新商科、建筑工程、艺术设计等12个实验教学中心。建有千兆校园网,实现信息化管理。两校区均建有塑胶田径运动场、体育馆、球类、攀岩等一流标准体育设施。图书馆面积4.45万平方米,图书资源总量达到322万册。学校文化活动中心1100平米,提供多样化的文化娱乐活动空间。
设有17个二级学院,61个本科专业。建有以工学、管理学、艺术学为主,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法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建有曙光大数据学院、华为ICT学院等17个现代产业学院。面向国家和广东省及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确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总目标,不断优化培养方案,构建“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面向全国17个省(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学生34800多人。建校36年来,为国家培养了20多万名毕业生。
学校建成一支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的师德高、理念新、专业精、能力强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18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300多人,高级职称占比30%,硕士以上学位占比91%,双师双能型占比41%。现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二级教授9人、博士生导师27人、省级教学名师7人、省级优秀教师41人、“百千万工程”省级培养对象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企业行业工作两年以上经历的教师500余人,其中来自华为、腾讯、中国电信、中国石油等知名企业的高级人才40多人。
学校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建“双创”示范高校、“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试点单位、“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荣获全国民办高校先进单位,3次荣获全国民办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优秀成果一等奖。学校基层党组织先后入选全国及广东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标杆院系、“双带头人”工作室等,立项数量高达20项,位居广东民办高校首位。
建有3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和9个校级重点学科,形成较为完备的应用型学科建设体系;建有6个省级科研平台和11个校级科研平台。近五年学校获批省、市农村科技特派员项目25项,立项资助资金超过300万元,立项数量与金额均处于全省民办高校首位。建有15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18个校企协同育人示范性专业、6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IEET工程教育认证专业,27门省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就业创业特色示范课;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协同育人平台。
引进悉尼科技大学、西澳大学等世界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的20余所院校高质量开展交换生、双学士、本硕连读等国际化教育项目。
近年来,《校企协同育人“3+1”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模式》《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职业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开放、协同、互通、合作”促进省域地方高校本科教学协同发展的探索与实践》《研教相长,标准引领——本科院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协同研究与实践》等4项成果荣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成果荣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连续2次入选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
学校获得社会各界广泛认可与肯定,连续12年获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评定的“广东省民办高校竞争力十强”第一名;在艾瑞深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中,获评中国一流应用型大学;在校友会中国各城市群最好大学排名中,位列粤港澳大湾区最好大学(民办)排行榜第一名;在软科中国民办高校排名中,位列广东民办高校(理工类)第一名,先后获得全国首批“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院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院校、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优秀学校、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高校、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成为广东省首批依法治校示范校、广东省首批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区域中心。2022年,荣获“最受中学信赖本科高校”荣誉称号;获评广东省更高水平“安全文明校园(平安校园)”优秀等级。2024年,获评“2022年以来学籍管理优秀高校”。
时任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赞誉学校是“广东民办教育的一面旗帜”。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赞誉学校为“广东民办高等教育的排头兵”。
数据评估
关于广东白云学院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广东白云学院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7月10日 上午9:14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2020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转设更名为广州软件学院。学校董事长梁冠军先生是美国著名侨领、华人知名实业家、中华海外联谊会副会长、中国侨联顾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美国美东华人社团联合总会主席。

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专兼职教师500余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5人,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优秀教师8人,广州增城区优秀教师11人,国家和省部级行业协会和专业学会正副会长(理事长)10余人。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广东景大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创办了广东南大专修学院。2002年,与广州医学院合作举办广州医学院南大学院,2004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为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019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

广东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具有一定办学规模,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明确,办学特色和追求鲜明,可持续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设有计算机学院、数字财经与媒体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医药健康学院、通识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中职部,开设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物联网应用技术、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学校实施“一校两区”的办学模式,两校区分别位于有“温泉之都”美誉的广州从化和有“翡翠之乡”之称的肇庆四会,规划用地面积1800多亩,校园环境优美,区位优势独特。

广东警官学院
校主管部门是广东省公安厅,教育教学业务主管部门是广东省教育厅。2008年获批学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8年获评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2019年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1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教结合、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1958年开办本科教育,1995年由原广东工学院、广东机械学院和华南建设学院(东院)合并组建而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前身是1964年11月设立、1965年7月正式招生的广州外国语学院(1970年10月至1977年11月曾称“广东外国语学院”)和1980年12月成立的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和广州外国语学院先后分别于1994年9月和1995年1月由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划转广东省管理。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