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科技职业大学是北京市人民政府举办的第一所市属公办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58年。1999年曾用名为北京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与北京邮电工业学校合并更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2007年,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与北京市仪器仪表工业学校、北京二轻工业学校、北京市机械工业学校、北京市汽车工业学校合并组建新的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2025年,教育部批准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为基础设立北京科技职业大学。
招生电话:010-87220979,010-87220709
电子邮箱:zhaoshengban@bpi.edu.cn
近年来,学校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职教大会精神,紧紧抓住国家级高职示范校建设、国家高职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教育部高职三年行动计划、教育部和北京市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等重大机遇,事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学校2007年进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行列;2010年成为教育部全国20所“国家级高职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单位之一;2015年率先启动北京市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改革试验,成为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 2018年,入选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计划;2019年,入选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A档十所院校之一);2018年、2019年,连续被教育部评为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教学管理50强、学生管理50强(同时荣膺三项50强的全国7所高职之一);2021年荣获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等学校提名奖;2022年获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2023年,学校牵头成立的北京集成电路产教联合体以第一名成绩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建设单位;在“金平果”2023年中国高职院校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中,学校综合实力排名全国第5;2024年,以优秀成绩通过国家“双高计划”第一周期建设项目绩效评价。
学校地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开发区内唯一一所高等学校。校园占地813.75亩,具备良好的办学条件、完善的基础设施。建筑面积37.8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5.27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21亿元。校内产教融合实践平台25个,校内实训场所283个、校外实习基地235个。建有北京市工程师学院3个、北京市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试基地3个。建有专业标准的体育馆、游泳馆、体育场,是北京市第54届大学生运动会的举办地。图书馆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纸质图书127.21万册、电子图书120.6万册,支撑学校教学科研的同时面向全社会开放。
学校开设机电、航空、汽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经管、艺术七个专业群,设有机电工程、航空工程、汽车工程、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工程、经济管理、艺术设计等七个二级学院以及军士教育学院、基础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教学单位。实施全日制学历教育,首批开设合成生物技术、汽车工程技术、机械电子工程技术、自动化技术与应用、集成电路工程技术、数字媒体艺术6个职业本科专业,开设高职专科招生专业35个;开展“2+3+2”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教育、定向军士培养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成人学历教育等复合生源、多学制教育,累计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10万余名。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9105人。现有教职工868人,其中专任教师553人。教职工中,硕士及以上学位695人(其中博士174人),副高职称以上专任教师228人(其中正高51人),“双师型”教师比例85%。拥有北京市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人,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入选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技术能手2人,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4人,北京市优秀教师9人,北京市技术能手1人,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级人选1人,北京市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人选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1人,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计划领军人才2人,北京高校教学创新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6人,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5人,青年人才托举工程1人,青年骨干人才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6人、职教名师7人,中青年骨干教师28人,中青年骨干人才32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个、全国三八红旗集体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14个,市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3个。9名教师入选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聘请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逯家富作为学校专业建设的首席专家,“长城学者”陈勇和高级工程师、飞机铆装钳工高级考评员白冰如作为学校的专业带头人。近5年(2020-2024)教师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等国家级奖项12项、省部级奖项48项,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
学校坚持走产城教融合发展道路,作为经开区唯一高等院校,全面融入亦庄综合产业新城建设,与经开区签署新一轮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申报并开展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试点。学校入选第一批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牵头建设北京集成电路产教联合体获批首批28家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之一,牵头成立软件和信息服务(数字技术)、机器人与工业数字化、全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3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与300余家世界500强和行业头部企业长期深度合作,成立戴姆勒中国汽车学院、百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学院、ARCFOX学院、久其产业学院、完美世界数字艺术产业学院、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低空技术产业学院、集成电路产业学院、合成生物智造研究院、大数据财经应用研究院等产教融合平台。开设20余个企业订单或定向班,占比超过50%。学校连续多年获得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被评为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创业中心、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示范校50强。企业和社会认可度显著提高,毕业生就业率98%以上,企业满意度95%以上。
面向未来,学校确立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到2030 年,学校职业本科教育稳步发展,人才培养、科研与社会服务、专业群建设等关键办学指标达到同类院校全国领先水平。到2035 年,成为中国职业教育的标杆院校,形成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基本建成首善标准、中国特色、世界知名的高水平技能型大学。到2050 年,国际影响力全面提升,办学声誉获得世界公认,全面建成首善标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技能型大学。
数据评估
关于北京科技职业大学特别声明
本站学习导航提供的北京科技职业大学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学习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7月7日 上午11:01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学习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

国际关系学院始建于1949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成立,地处北京海淀三山五园核心区域,西望颐和园,东临圆明园,地理位置和教育科研环境优越,是一所富有优良办学传统的高等学府。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学校由原机械部所属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原电子部所属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原北京机械工业学院源于1937年的北平市立高级商业职业学校,1958年多源汇流成立北京机械学院,1990年更名为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归机械电子工业部领导。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
国消防救援学院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南雁路4号,校园占地面积1100余亩。学院前身是1978年9月成立的黑龙江省武装森林警察总队教导队,历经武警森林警察学校、武警森林学校、武警森林指挥学校、武警警种指挥学院、武警警种学院五个发展时期;

中央民族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是国家民委、教育部、北京市共建高校。学校前身为1941年成立的延安民族学院。新中国成立后,经中央政府批准,1951年在北京成立中央民族学院,1993年11月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林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林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952年,响应毛泽东同志“开发矿业”的伟大号召,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地质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应运而生。1970年迁校,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的直接关怀下,在北京原校址恢复办学。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是一所为全国各级党政机关培养密码保密和信息安全专门人才的普通高等学校,学院隶属于中共中央办公厅。

北京邮电大学
六十余载风雨砥砺,六十余载春华秋实。明光之北、蓟门之南,古老的城墙,见证了永不消逝的电波;鸿雁翱翔、银杏巍巍,坚实的土地,承载了信息黄埔的传奇。
暂无评论...